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(资料图片)
姜泓冰
1月16日上午,李先生早早收拾好行李,等待最后一张验血报告出来后,就开始办理出院和家人团聚过年。然而17天前,“活下来”是他妻子张女士的唯一心愿。
36岁的李先生是一位接受异体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,需要进行持续腹膜透析,2022年12月27日感染新冠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、四肢抽搐,症状反复持续,辗转求诊历经坎坷,家属多次收到病危通知。
12月29日,家属带着深度昏迷、已被外院宣告“不治”的李先生辗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。经过半个多月多学科联合治疗,李先生意识完全恢复,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。张女士在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,“感谢中山医院医护人员,发自内心的感恩!……当在急诊间,听到医生斩钉截铁地说‘我收!’我一下子像抓到了救命稻草,终于安定了……向你们致敬!”
2022年12月下旬,急诊处于峰值运行,中山医院医疗资源统筹调配,打破内外科藩篱,全力以赴救治患者。决定收治的是神经内科的王京医生,12月29日,患者被120送来医院,“接诊时患者情况很差,经过仔细检查,认为很可能是代谢性脑病,需要尽快综合治疗,早期改善脑功能。尽管床位紧张,鉴于病情复杂危重,经过多方考虑,最终决定由神经内科收治,与肾内科联合诊治。
神经内科汪昕教授(左一)对临床医生进行指导
神经内科丁晶教授团队对患者做了全面病情评估。李先生已处于尿毒症阶段,肾脏功能很差,几乎完全依靠透析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从而维持生命,治疗用药受到限制成为诊疗的重要挑战。在院期间,除了神经系统病变,还发现其存在心功能指标异常。
患者脑、肾、心三重受损,对治疗手段的选择带来巨大考验。在神经内科汪昕教授指导下,团队联系了肾内科、心内科医生会诊,讨论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:在调整腹透方案同时,通过控制癫痫、抗感染、抗炎、抗排异等治疗,辅助营养神经、补钾、护胃、补钙等对症支持治疗,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。
经过十几天的综合治疗,李先生肢体抽搐的症状消失,精神越来越好。复查头颅磁共振显示“双侧基底节对称高信号较前好转”,随访心功能等也有明显改善,于1月16日顺利出院。
李先生出院时与神经内科诊疗团队合影
恢复意识后,李先生从妻子口中才得知这段经历,他和妻子都是外地人,上有老下有小,肾移植手术后需要长期透析,原本生活压力就很大,“没想到因为新冠又在鬼门关走了一遭,多亏了中山医院医生及时救治,否则后果不敢想象。感谢你们,让我们全家能过个团圆年!”妻子张女士也动情地表示:“你们挽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,而是一个家庭!”
上一篇:世界热头条丨【祺鑫】梦里
下一篇:最后一页